中国是茶的故乡,茶树起源于中国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、栽培、利用茶叶的国家。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,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。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时事背景之下,茶业界正在实现产业升级,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。福建是国家倡议“一带一路”的核心区,又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发祥地,山海侨优势凸显,大有可为。在【茶世界】里读懂茶,从茶里看世界。
多元、多样的台湾茶产业
目前,全世界种植茶叶的地区有很多,消费遍及160多个国家,茶叶是农产品贸易中最为活跃的产品之一。今天,我们就了解一下台湾地区的茶叶发展状况。
台湾地理位于北回归线上,地跨热带和亚热带两大气候,受海洋季风的调节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是一个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。
历史记载,早在三百年前,在中国台湾便发现有野生茶树生长,两百年前先人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在台湾北部种植培育。因此,台湾真正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及制茶产业是在两百年前。台湾的地理、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,是世界有名的茶叶产区。早期台湾主要制造红茶、绿茶供给外销,外销量占总量的75%—85%,产地多集中在桃竹苗等地区,造就有[北茶南糖]的产业形态。
如今的台湾,茶品质与加工工艺都大幅提升,并逐步形成了冻顶乌龙、文山包种、东方美人、松柏长青、木栅铁观音、阿里山珠露、台湾高山茶、日月潭红茶等十大名茶,其中包种茶和乌龙茶驰名世界。据统计,台湾全境皆产茶,茶园总面积约24万亩,年产茶量约1.7万吨,其中南投县是台湾茶叶主产地。
台湾的茶园实行精细管理,产量高效益好。这里茶园多在山区,茶园建于山坡上,呈梯级分布。茶园均安装有完备的喷灌设施,从茶园的中耕、灌溉、采摘、制作等基本为机械作业,茶园单产比较高。茶资源被利用充分,茶叶产量高、效益较好。
台湾的茶资源利用注重多元化,茶叶营销多样化。台湾在茶叶资源的利用上进行了多元化的研发,茶叶的产品及加工层次上形成了三类:
1
茶叶传统加工产品
即绿茶、包种茶、乌龙茶、红茶、花茶、袋泡茶、薰香茶等。
2
茶叶再加工产品
将传统茶叶为原料应用较高加工技术开发的茶产品,如粉茶、速溶茶、茶果冻、灌装茶水、饼茶、茶糖、茶酒、茶菜、茶枕等。
3
以茶叶副产品为原料提取物的深加工产品
即茶香皂、茶牙膏、茶沐浴、抗氧化剂、消臭剂等产品。
台湾原本对茶叶的市场营销就十分重视,又加之对茶叶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,更加促进了茶叶的营销渠道、营销方式的多样化。
除此之外,茶文化在台也广泛普及。台湾茶文化、茶艺与大陆一脉相承,又有其自身特点。
台湾由于茶产品的广泛开发、饮茶的广泛普及推广、茶叶类饮料一直位列非酒精类饮料首位,形成台湾独特的茶文化。岛内茶叶人均消费水平高、消费量大,近30年来逐步激增。
目前,台湾每年每人平均饮茶消费量增到近2公斤,这也使得原本生产外销茶的北部外销锐减、转为内销,包种茶与乌龙茶等部分发酵茶增长迅速。内需供应缺口也导致进口量逐年增加,茶商纷纷到印尼、越南、泰国、中国大陆等设立生产据点,以其低廉的制造成本,取代台茶的海外市场,且回销国内,对本土茶造成严重的冲击。
根据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统计数据显示:2017年台湾茶叶进口量为3.02万吨,进口额7550万美元;出口量7653吨,出口额9088万美元。另外,由于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,台湾乌龙茶等特色茶、观光伴手茶礼的销量逐年上升,2017年台湾礼品茶的销售量为4000吨到5000吨,但不列入海关记录。
(来源: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)
目前,茶产业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。在茶园生态保护方面,台湾茶业拥有更为先进的经验及技术,对大陆茶园的前期管理和种植,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在海峡两岸茶企交流合作中,大陆企业在不断学习吸收台湾茶业的优秀理念、先进技术、创新方案;台湾茶企业也在拓宽大陆市场、获得大陆茶叶资源,最终实现海峡两岸茶产业的共同发展。
鸣谢:本文整理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旨在分享,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,在此表示感谢!